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红色足迹>红色故事

红六军团西征转战镇远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 2024-05-22 10:17:24  点击:3882    


1934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命令红六军团“离开湘赣苏区,转移到湖南中部去发展扩大游击战争及创立新的苏区。”中共湘赣省委和湘赣军区接到命令后,立即成立了以任弼时为主席,肖克、王震为委员的军政委员会,领导红六军团西征。

8月7日,红六军作为红军长征的先遣队,在任弼时、肖克、王震等同志率领下,9700多名红军指战员退出湘赣革命根据地,转战湘赣桂黔,于9月20日进到黎平县的南溪,取道剑河县南加堡入黔东腹地。9月26日任、肖、王接朱德急电,电报说:“我二军团部队已占领思南、印江、清江并向石阡方向前进,你们由现地域或经清江、青溪、思县,到达省溪、铜仁、江口地区,然而设法与二军团首长取得联系。”28日,红六军团经三穗县梁上、巴治转到剑河县岑松,进入镇远县侗乡报京。为了摆脱湘、桂、黔敌军的追堵,粉碎敌人妄图将红六军团阻于舞阳河南岸,而后夹击歼灭于镇远城南至清水江之间的阴谋,红军8000多人过报京一天一夜没有休息,于29日下午顺利到达施洞口。从施洞口再渡清水江,分两路前进,一路北走施秉,一路西走黄平。

10月2日,红六军团经施秉占领黄平县旧州,次日进到瓮安县猴场至乌江南岸的孙家渡一带,准备北渡乌江。此时“桂系敌军在向前开动”,中央军委电令红六军团不得再向西移,应迅速向江口前进,与红二军团会师。于是,红六军团5日从猴场掉头向东北方向前进,6日,准备进到石阡县城南的甘溪一线休息,然后利用夜间经小道越过石(阡)、镇(远)大道进入江口。前卫部队红17军,以51团为前卫团,由军团参谋长李达率领;红50团为后卫,红49团居中,于上午10点多钟,全军团进入甘溪至官庄一带时。湘桂黔三省国民党军正联合从石阡、镇远、施秉、余庆4个方向对红六军团实施合围,寻找红军主力决战。桂军廖磊率领24师第70、71两个团在红17师占领甘溪西街的同时占领东街,与红51团相遇,一场血战便拉开了序幕。

战斗打响后,敌军两个团分两路向东街红51团进攻,企图占领东街,从中截断红49团的退路。此时,整个红六军团8000多人陷入国民党湘桂黔军24个团的围追堵截之中,被敌人截成了三段,敌人以优势兵力和优良装备向红军发起猛烈进攻。几番血战,红军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无数红军指战员倒在血泊中,顽强顶住敌人的猖狂进攻,突围东向。

10月8日,红六军团在石阡甘溪战役打响后,军团主力分别在任弼时、肖克、王震率领下,突破敌人重围,转移到镇远县大地乡的中地龙、双坝、大地施、包溪等地休整。同日,红军在红庙挫败尾追的国民党桂系十九师先头部队。9日,王震、龙云率红18师在镇远县路腊突袭桂军19师通讯兵,缴获敌人卜壳枪六支。参谋长李达率红六军团第17师49团和51团一部400多人,冲出重围。在大地方休整后由一猎户带领与敌周旋了两昼夜,旋与红二军团会合,红17师50团在掩护军团主力转移时与敌对峙,被敌隔断,独自突围。14日,红军从镇远、施秉边界绕道石阡本庄乌江边,准备再次向甘溪方向转移。为了先敌占领甘溪,军团部命令49团一营向甘溪急进,红18师作后卫,掩护军团部过甘溪。16日,红49团一营进抵甘溪,敌先头部队也到达甘溪,一营指战员迅即发起猛烈进攻,趁敌立足未稳,一举攻占了三个山头,从敌人合围圈里撕开一个缺口,抢出一条生路 ,让军团主力通过。17日,任弼时、王震同志为了调动、吸引敌人,保证红军主力安全突出重围,令红18师师长龙云、政委甘泗淇、参谋长叶长庚率红18师担任军团后卫,接红49团阵地。王震强调说:“在明天下午3点前无论如何要牢牢堵住甘溪这个口子,掩护军团部撤退,争取时间,甩开尾追之敌。”18日清晨6点钟,叶长庚率53团作前卫、甘泗淇率54居中、龙云率领师直和52团为后卫。全师统一行动,直奔甘溪,保证军团主力于午后强行通过了敌军在石阡、镇远设置的封锁线。敌桂军战斗力很强,龙云师长率领师直和52团指战员凭着坚强革命意志抗击敌人四个团的兵力,保证主力红军通过危险地区。然而,红52团引来的敌人,却从四面八方向52团发起攻击,每个红军战士以无比顽强的战斗意志和敌人进行殊死的决斗。18日,红52团在龙云师长率领下退到镇远、石阡交界的川岩坝、黑滩河一线、咬住敌人,给主力冲出重围争取时间。在黑滩河与湘、桂、黔敌军激战两昼战。20日,红52团进到镇远县羊场、都坪一带。

21日,两路红军终于转战到江口德旺会合,北上印江,24日在印江木黄与贺龙、关向应同志领导的红二军团胜利会师。而红18师师直和红52团的红军指点员们为掩护主力突围,在龙云师长的率领下,与敌人英勇拼杀,直至全部牺牲。

红六军团自8月上旬撤离根据地,征战黔东,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近一万人的队伍,仅剩了3500人。但与红二军团会师后,却又打出了一片新天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摘自红色黔东南故事丛书《红军故事荟萃》

 


上一篇:一部中共早期民族政策的重要文献
下一篇:苗族群众救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