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宣传教育>红色课堂

中央红军长征在黎平作出的重大决定

作者:张永文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 2022-11-29 09:31:29  点击:5953    

  1934年12月中下旬,中央红军长征突破敌人重围,由湖南通道进入贵州省第一个县——黎平,此前中央红军在“左”倾领导人的指挥下,经湘江血战损失过半,敌人又在原订行军的道路上布下口袋阵,中央红军处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共中央、中革军委转兵进入贵州黎平县后,采纳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黎平县境内行动的9天时间中,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决定,使红军扭转被动局面,转危为安,由黑暗走向光明,取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12月13日,中央红军兵分两路进入黎平,为精简机构,充实基层,提高部队战斗力,中革军委发布了《关于取消第二纵队,合编第一、第二纵队的命令》,其内容如下:

  一、军委决定取消二纵队的组织,将一、二两个纵队合编为一个纵队,并规定其序列如下:

  第一梯队辖军委总司令部五局及其直属部队(缺炮兵营)、总政治部没委会、中局队、中央队、国家保卫局及一医务所。

  第二梯队辖总卫生部及一个医院(五个所)。

  第三梯队辖总供给部及通讯队。

  三个梯队外,另以干部团、保卫团为独立的作战部队,归军委纵队司令部直辖。

  二、依上项区分,各部门、部队应进行下列改编:

  1.军委纵队司令部设一局,设参谋长一,参谋长二,余均与一局合同办公。

  2.一、二局组织不变,三局直辖无线电台五,其分配由总司令部临时规定,四局附医务所一个,收容第一梯队临时休养员,总兵站取消,其工作人员并入五局运输科。

  3.总没委应兼纵队没委;一纵队没委取消。

  4.国家保卫局附特务队与红军工作部合在一起。

  5.一、二两个纵队两个医院应即合并为一个医院,编成六个所,以一个所随第一梯队行动,每一所应附担架十付。

  6.总卫生部、总供给部工作人员应裁减,多余的医生应加强干部团、保卫团各卫生队,每队至少应有医生二人(一人兼队长),看护亦应加强,但名额不得增加。

  7.二纵队司令部取消,其一部分工作人员加强第三梯队,其携带的中央资料归入总供给部,第一梯队各部门、部队携带的资料,其不急需的部分,亦应归入总供给部,妇女工作队并入总卫生部。

  8.干部团、保卫团组织与编制仍旧。

  三、军委纵队以刘伯承为司令员,叶剑英为副司令员,陈云为政委,钟伟剑为参谋长,纵队司令员、政委、参谋长均兼第一梯队司令员、政委、参谋长,第二梯队以何长工为司令员兼政委,第三梯队以罗迈为司令员兼政委。

  四、分编第二纵队限十五日进行完毕,并即于十五日起以军委纵队名义直接指挥所属各部队。

  同日,根据部队减员情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和副主席周恩来、王稼祥签发了《关于红八军团并入红五军团的决定及其办法》,致电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政治委员李卓然和红八军团军团长周昆、政治委员黄甦,其内容如下:

  董、李、周、黄:

  甲、军委决定八军团并入五军团,其办法如下:

  1.八军团全部人员除营以上干部外应编入十三师各团,为其作战部队。如三十九团尚未归还主力,则应以八军团较强之一团为三十九团,而编散其余的两团及军团部。

  2.八军团之工兵连、排,补入十三师各团加强其各工兵排,其余则编入步兵分队。炮兵与五军团在所属炮兵排合为一迫炮连,辖两排、炮四门。机关**连、排并入十三师各团,使每营仍附有机枪排,团有机枪连,轻机枪则给十三师各团及军团直属队,每一连队配轻机枪一支。

  3.十三师师部取消,五军团司令部直辖十三师三个团。十三师师部全部人员及直属队应编入各团,其工兵排、机枪排如二项办法。

  4.五军团后方部,应依军委四日电令立即缩小为师的编制,编余人员亦应编入各团。

  5.凡八军团及十三师师部下级指挥员及工作人员,应尽量编入作战部队,其余不能编入作战部队的,再另行编入五军团直属各部,或送军委四局及总政处理。

  6.多余步枪,最坏的应即毁弃,全部工作人员应发动背枪。多余轻、重机枪及子弹应即送军委。

  7.电话队留五军团,电台则拨归军委。

  乙、刘伯承调回军委,陈伯钧为五军团参谋长,周、黄待改编完后即回军委,罗荣桓为五军团政治部主任,毕占云调回军委,马良骏留五军团为团长,其他军政人员除加强五军团各团外,余应送军委四局及总政。

  丙、五、八军团应利用行军中的间隙执行此电令中一切规定,限十八号前全部完成。首先须进行解释,并将结果电告和用书面报告军委。

  朱、周、王

  十三号二十时

  按照以上两个重大决定的部署,12月13日至18日,中央红军在由黎平县洪州经德顺、中潮到县城行军途中,进行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整编,史称黎平整编,完成了军委一、二两个纵队合并为一个纵队,撤销第八军团并入第五军团,撤销中央红军教导师建制,组建干部休养连,调整了一批红军高级干部的职务,重振军容、军纪、军威,提高了部队机动性和战斗力。

  12月17日,军委纵队进至黎平县城,为做好周恩来部署的在此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红军进军战略方向问题,搞好会议的安全保卫和待命行军,中革军委对各军团18日的行动发出了电令,其内容如下:

  1.一军团在进占剑河后,不渡清水江,改由南岸西进。

  2.九军团进至蜡洞附近,向来路及王寨方向警戒。

  3.三军团向黎平西北开进,进至五福、罗里、抱洞地域,并侦查经育洞、朗洞到台拱的道路。

  4.军委纵队在黎平不动。

  5.五军团进至黎平县城,并对来路施行破坏警戒。

  6.各部队每日行程不要超过五十里,具体位置由各军团首长依据实际地形自定。

  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古城翘街召开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黎平会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朱德、陈云和候补委员王稼祥、刘少奇、邓发、凯丰及军事顾问李德参加会议,主要议题是讨论红军的进军战略方向问题。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主持会议的周恩来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决定放弃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改向黔北进军,在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并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其内容如下:

  1.鉴于目前所形成的情况,政治局认为:过去在湘西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决定,在目前已经不可能并且是不适宜的。

  2.根据于:甲、使我野战军于今后能取得与四方面军及二、六军团之密切的协同动作。乙、在政治的经济的及居民群众的各种条件上求得有顺利于彻底的粉碎五次“围剿”及今后苏维埃运动及红军的发展,政治局认为新的根据地区应该是川黔边地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在不利的条件下应该转移到遵义西北地区。但政治局认为深入黔西黔西南及云南地区对我们是不利的。我们必须用全力争取实现自己的战略决定,阻止敌驱迫我至前述地区之西南或更西。

  3.在向遵义方向前进时野战军之动作,应坚决消灭阻拦我之黔敌部队,对蒋湘桂诸敌应力争避免大的战斗,但在前进路线上应与上述诸敌部队遭遇时则应打击之,以保证我向指定地区前进。

  4.政治局认为为保证这个战略决定之执行,坚决反对对于自己力量估计不足之悲观失望的失败情绪及增长着的游击主义危险,这在目前成为主要危险倾向。

  5.责成军委依据本决定按各阶段制定军事行动计划,而书记处应会同政治部进行加强的政治工作以保证本决定及军事部署之实现。

  一九三四、十二、十八

  12月19日,为执行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的决议,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和副主席周恩来签发了《关于军委执行中央政治局决议之通电》,其内容如下:

  (一)野战军大致于二十三日可前出到剑河、台拱、革东地域,其区分为:

  甲、一、九军团为右纵队,有占领剑河的任务,以后则沿清水江向上游前进。

  乙、三军团、军委纵队及五军团为左纵队,应经岭松、革东到台拱及其以西的地域。在前进中遇黔敌应消灭之,如遇尾追之敌应击退之,在不利条件下则迟滞之。

  (二)野战军到达上述指定地域后,于十二月底,右纵队有占领施秉地域、左纵队有占领黄平地域的任务。为此应坚决进攻和消灭在上述地域的黔军部队,并钳制黄平以南之黔军及由东面可能来追之湘敌及中央军。

  (三)在前出施秉、黄平地域以前可用常行军前进,最后则应迅速地占领施秉、黄平两域。

  (四)二、六军团目前应在常德地域积极活动,以便调动湘敌。当湘敌所抽调之部队已北援时,二、六军团应立向永顺西移动,以后则向黔境行动,以便钳制在铜仁之薛敌部队及在印江、思南之黔军部队。

  (五)四方面军应重新准备进攻,以便当野战军继续向西北前进时,四方面军能钳制四川全部的军队。

  (六)未参加决定此问题的军委委员,应于二十日晚以前,将自己的意见及其是否同意,电告军委。

  朱、周

  十九号十八时

  12月21日,按照黎平会议决定,中央红军转兵向黔北进军,军委纵队行至黎平县大稼乡八里到锦屏县河口乡瑶光途中,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签发了《总政治部关于创立川黔边新根据地工作的训令》,其内容如下:

  (甲)为着“使我红军主力于今后能取得与四方面军及二、六军团更密切的协同动作”和“在政治的、经济的及居民群众的各种条件上,求得更顺利的环境,便利于彻底的粉碎敌人五次‘围剿’,及今后苏维埃运动及红军的发展”,党中央明确的决定我主力红军当前的伟大任务,是要在川黔边广大地区创造新的根据地区,并号召全体战士以一切力量,为争取这一决定的实现而奋斗。我主力红军在“转移作战地区创立新苏区根据地”的总方针下,经过两个月的长途行军与作战,从艰苦奋斗中,突破了敌人重重的封锁与防御,打破了敌人在湘、粤、桂等地区一切堵击、截击的企图,而达到了贵州,现在正继续的向着已经逼近的目的地——川黔边广大地区——前进。

  各级政治机关及政治工作人员,应全体的动员起来,以一切方法(干部会议、党的会议、军人大会、代表讲演、宣传棚等等)深入连队中去,依照本部教育材料,参照部队的情绪,对中央决定进行详细的解释工作,回答每个疑问与误解,务使每个红色战士了解我们行动的总方针与当前的任务,了解我们离开中央苏区的长途行军,是有一定的方向与目的地的,了解以胜利的战斗,来创造新苏区的任务,已紧迫的担负在每个战士的肩头上。在这一明确的政治了解基础上,号召与团聚全体红色战士,在党的正确决定与军委领导下,以百倍的勇气和信心,为实现在川黔边创造新苏区根据地而奋斗。

  (乙)环绕于上面的基本的政治解释,应当进行下列的中心工作:

  1.最主要的是提高部队战斗情绪,首先消灭贵州军阀,在充分解释党的决定中,更当使每个战士了解要达到川黔边广大地区,创造红军新的根据地,就非进行战斗打胜仗消灭敌人不可。要首先消灭贵州军阀,要打击与消灭继续企图追击、堵击我们的蒋介石与何键的军队(周、薛纵队与刘建绪军)。在每个战土中,要即时进行战斗的动员,百倍提高战斗情绪,以勇敢坚决的运动战,随时消灭我们前进中的白军。

  2.为着准备胜利的战斗,更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在继续行军中,注意克服疲劳、整理军队、严肃纪律。因此应着重于:(1)加强先遣队设营队工作,注意争取群众、收集资材、保障给养。(2)白日行军要有计划进行大小休息和沿途的鼓动娱乐工作。(3)补充与加强各级干部,随时检查与健强各连队的组织,特别是支部工作。(4)加强纪律检查队与收容队工作,继续在部队中进行严肃纪律的动员,更加改革与居民关系,严厉的向一切破坏纪律、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明确的执行本部对苗、瑶少数民族的指示。

  3.目前动员的中心口号:

  (1)配合四方面军和二、六军团的胜利,实行全线的反攻,彻底粉碎敌人五次“围剿”;(2)在川黔边广大地区建立新的根据地;(3)首先消灭贵州军阀赤化贵州;(4)不怕艰苦,不怕牺牲,为创造新苏区而奋斗;(5)绝对执行命令,严格遵守纪律,反对游击主义倾向;(6)红色战士们要创造新的根据地,就要:A.勇敢作战,消灭敌人;B.严守纪律,巩固部队;C.加紧地方工作,争取居民群众。

  (丙)要完成工农红军当前的伟大任务,必须坚决的反对对自己力量估计不足的悲观失望情绪和生长着的游击主义的危险。悲观失望情绪具体表现于:只看到部分的挫折,部分的减员,畏惧长途行军,而向困难投降等。由于悲观失望情绪而生长着游击主义的危险,如不严格执行命令,不注意保存武器与资材,自由行动以至掉队落伍,忽视红军军风纪等。这些游击主义的继续生长,可以削弱红军力量,以至于走到破坏红军的危险。各级政治机关,必须根据各部队的实际情况,具体的开展斗争来教育全体战士。

  湘江政治部代主任 李富春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12月13日至21日,中央红军长征军委纵队在黎平县境内行动期间,先后作出了以上6个重大决定,尤其是黎平会议的决议,开国元帅聂荣臻在后来的回忆中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决议,是我们战略转变的开始。”在党史和军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些都生动地见证了黎平是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起点地,是具有光辉历史是中国革命老区。


  (张永文 作者系黔东南州总工会副主席)


上一篇:黎平整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