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卓著彪青史 风范长存启后人——纪念杨至成同志诞辰120周年
杨至成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人民军队后勤工作的主要奠基人和重要领导人之一,功勋卓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和杰出的军事教育家。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67年2月3日病逝于北京,享年64岁。值此杨至成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的卓著功勋,学习和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
坚定信念跟党走
杨至成,1903年11月30日出生于贵州省三穗县木界村的一个侗族农民家庭。在4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历次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战斗和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斗争,身经百战,5次负伤。但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百折不挠,矢志不渝。
1917年,杨至成考入贵州省立甲种农业学校。在校期间,与同学们上街集会游行,参加声援北京五四运动的爱国行动,并结识青年学生领袖周逸群,深受革命思想影响。1922年,为实现救国救民的志向,杨至成辗转云南、四川,投奔亲友,加入川滇黔联军。1925年夏,随军赴粤。1926年春,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先编入入伍生队,后在政治科学习。与已是军校教官的共产党人周逸群再次相逢,经周逸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7年初,杨至成随校北迁武汉,进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就读。3月,经队长金亨夫介绍,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7月,杨至成毕业分配到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六团六连任指导员。8月1日,杨至成率领六连作为第一梯队参加八一南昌起义,担任进攻南昌大校场的主攻任务。起义部队撤出南昌后,他又参加了会昌战斗和转战潮汕等战斗。
1928年1月,杨至成参加由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副官长。4月,湘南起义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井冈山会师后,任红四军二十八团一营四连连长,率部参加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等战斗。8月,他在黄洋界保卫战中,组织人员将仅有的一门迫击炮拉上阵地,用最后一发炮弹命中敌指挥所,击溃敌人进攻,为取得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闻讯即兴赋词《西江月·井冈山》,写下“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名句。
开创后勤保供给
1928年6月,杨至成在龙源口战斗中再次负伤后,被任命为井冈山留守主任,负责伤病员管理和给养、医药保障,开始担负起后勤保障和前线与后方的联络工作。1929年4月,红四军在福建长汀整编,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杨至成任红四军副官长,直接在毛泽东、朱德同志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杨至成在井冈山时,面对根据地粮食、弹药供给紧张和医药用品缺乏的状况,就认识到后勤物资保障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担任红四军副官长后,经过多方筹款5万元,建立一个临时被服厂,带领工人们夜以继日生产,赶制出4000多套军服,使红四军第一次穿上了统一的军装,极大地鼓舞了部队士气。杨至成的工作,得到了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1929年12月28日,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召开,杨至成被推选为14名机关代表之一,参加会议。
1930年4月至1933年1月,杨至成先后担任红十二军副官长,红军总兵站站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供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统管全军被服、装具、粮秣、饮食、财务、武器弹药、医疗卫生用品等物资的采购、生产、供应和运输及邮政传递等后勤工作。这一时期,随着革命根据地的拓展,红军队伍不断壮大,后勤保障面临许多困难,杨至成遵照毛泽东的指示,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兴办和整顿了枪械厂、弹药厂、纺织厂、被服厂、鞋袜厂、卫生材料厂等20多个工厂,工人达两三千人。他加强对工人的政治思想教育,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建立健全工厂管理制度,开展劳动竞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根据地的军工生产蒸蒸日上。同时以瑞金、宁都、兴国为中心,开设5条兵站线,建立起连接前后方、四通八达的“传递网络”,源源不断地将后勤支援物资运往前线,将伤员运送回后方治疗。这些卓有成效的后勤保障工作,有力地支援了前线战斗,为中央苏区第一次至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依托兵站线首次建立了中央苏区的“赤色邮政”,将《红色中华报》《红星报》和信函、邮包发往各地、各部队,将各地信件、包裹送达目的地和收件人。在长期实践和深入调研基础上,杨至成提出了一套科学的红军后勤供给标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根据他的意见,颁发全军实施,这是红军正式颁布的第一个供给标准,为后来人民军队后勤保障标准化、正规化建设打下了基础。
1934年10月,杨至成随中央红军长征。遵义会议后,他任军委先遣工作团主任,担负起打通前进道路和筹集粮食物资供给部队的重任。率领工作团的同志,深入搜集信息,耐心细致地做当地群众的思想工作,千方百计筹集粮食、物资、弹药、药品等供给后续部队。在贵州遵义、桐梓等地筹到6.7万银元和一批粮食、布匹,在毛儿盖、黑水等地筹粮115万多斤和一些牛羊肉,为红军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地区和爬雪山、过草地提供了后勤保障。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杨至成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后勤部部长、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带领后勤部门多方筹集物资,建立被服厂、兵工厂和医院,组织运输队、担架队深入前线,为红军取得东征战役、西征战役的胜利提供了保障。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杨至成任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兼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总兵站站长。1937年6月,杨至成任黄河两延卫戍司令员,担负起建设陕甘宁边区和保卫党中央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