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宣传教育>人物纪念

人民解放军“后勤之父”——杨至成

作者:黔东南党史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 2022-12-01 14:35:04  点击:3151    

  杨至成,侗族,1903年11月30日出生于三穗县八弓镇木界村。1917年考入贵州省立甲科农业学校,在校期间,五四运动爆发,他与同学们上街游行集会,参加爱国活动,受到了新文化思潮的熏陶。后结识学生领袖周逸群,深受其革命思想影响。1922年,杨至成辞母别妻,辗转云南、四川,投奔亲友到滇黔联军当兵,不久升任军需准尉副官。1925年夏,随军赴粤。1926年3月,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在周逸群的帮助下,1927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杨至成从黄埔军校毕业,被派到贺龙第二十军三师六连任指导员。

  8月1日,杨至成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率领六连作为第一梯队,担任进攻南昌大校场的主攻任务。还先后参加会昌战斗和潮洲城北战斗。1928年1月,在湘南宜章参加由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在反击湖南军阀许克祥的围剿战斗中,杨至成英勇负伤。随后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杨至成任副官长。受朱德之托,杨至成在湖南耒阳亲自操办了朱德的婚事。4月,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被任命为红四军二十八团一营四连连长。参加七溪岭战斗再次负伤后,任井冈山留守处主任。在黄洋界保卫战中,敌迫击炮猛烈轰炸红军工事,以三个团兵力的发起四次进攻,情况万分危急,杨至成迅速组织人员把在湘南起义中缴获的一门迫击炮从茨坪军械修理处拖到黄洋界,对着敌人阵地连发三炮,打退进攻,夺得了保卫战胜利。毛泽东闻讯非常振奋,即兴赋词一首,写下了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

  1929年4月,杨至成任红四军副官处长,筹款5万元,建立了一个临时被服厂,使红四军第一次穿上统一的军装。1930年4月后,杨至成先后任红12军副官长、红军总兵站站长、中革军委总供部部长兼政委,统管全军被服、粮秣、财务、武器、弹药等生产与供应工作。为减轻苏区地方财政和根据地人民的负担,杨至成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依靠群众,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兴办和整顿枪械、弹药、被服、卫生材料等20多个工厂,改善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提高了产品质量,使苏区军工物质得到了保障,有力地保证了红军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2年初,杨至成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务部长。1933年,红军学校改为红军大学。为培养和提高后勤人员、特别是后勤干部的素质,杨至成创办了红军供给学校,并兼任校长,时有学员200多人,为红军各部培养了大批后勤人才。1933年7月,杨至成通过调查研究,向中央军委提出了规定红军供给标准的意见,军委颁布了第一个关于军队供给标准的训令和命令,为以后军队的发展壮大和正规化建设打下了基础。

  1934年,由于对“左”倾错误发表不同的意见,杨至成被撤销总供给部长兼政委职务。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杨至成的所谓“错误”得到澄清,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先遣工作团主任。1935年9月任红军陕甘支队后勤部长,11月任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长。1937年12月,调任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1937年6月,被任命为黄河两延卫戍司令员。1938年赴苏联治病及学习。1946年1月后,杨至成回国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政委、东北人民解放军军需部长、华中军区军需生产部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轻工业部部长,中南军区后勤部部长等职。杨至成狠抓后勤建设和后方基地的发展,以佳木斯为中心建立了机炮厂、子弹厂、被服厂、制药厂等军工厂36处和50多个兵站、医院、仓库,有力地保障了解放战争的供给。

  1953年,杨至成任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成为贵州惟一的开国上将,全国三个少数民族上将之一。1958年后,杨至成先后任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院务部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他是一位诗人,一生写下了100多首充满激情的诗词。1967年2月3日,杨至成因病在北京逝世。杨至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的翻身解放、为人民军队的后勤工作和军队人才的培养、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鞠躬尽瘁,建立了卓著的功勋,被喻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之父”。

  (莫新华 整理)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矢志求真的无产阶级战士周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