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红色足迹>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建设

抢抓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学习贯彻国务院国发〔2022〕2号文件精神思考

作者:莫新华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 2022-12-01 16:56:06  点击:5649    

   《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文件)提出:“围绕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强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弘扬,实施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馆等重大项目,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强调:“继承发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引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推进改革创新,提升全局性、系统性思维,提高干事创业的本领能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贵州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省份,黔东南是红军长征入黔第一站,区域长征文化和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等多元融合富集呈现。站在西部大开发新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上,在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抢抓重大机遇,围绕“四新”抓“四化”,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黔东南建设区规划建设,对开创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抢抓机遇,用好“施工图”,落实“任务书”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9年9月,贵州被列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这是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推进文化兴黔战略的一大发展机遇。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2021年3月,《黔东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依托我州红色文化资源,以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黎平会议会址核心展示园为抓手,发展红色主题旅游。”2022年1月18日,国发〔2022〕2号部署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贵州系列重大项目,这是国家层面支持贵州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2022年2月8日,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谌贻琴在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强调:“全省上下要把贯彻落实好新国发2号文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文件“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的项目化、政策化、具体化落实,是推动我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施工图’、‘任务书’,必须牢牢把握文件的重大机遇,全面开创贵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月9日,中共黔东南州委书记罗强主持召开常委会议,及时传达学习全省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强调要深刻认识其重大政治意义,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全面推动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在黔东南落地落实、取得成效。2月24日至25日,省委书记谌贻琴深入黔东南州镇远、施秉、黄平、凯里等县市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抓住用好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全力以赴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加快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无论从国家战略顶层设计明确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来理解,还是从省州区域实践层面的任务内容来分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政治、文化、民生“三大工程”建设方面。一是推进文化创新改革发展的重大政治工程。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系统工程,是国务院支持贵州新时代创新加速发展的专项工作部署。强力推进这一重大政治工程实施,是新阶段深入贯彻落实国策方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二是推动传统文化弘扬传承的重大文化工程。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基础。在迈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文化的价值和作用不可替代。在不同文化融合与冲突交织的复杂国际背景下,部署实施这一重大文化工程建设,有助于推动文化资源保护传承,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为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奠定更加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三是增进革命老区民生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红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经济开发价值。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特殊现实背景下,推进这一民生工程建设,实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等系列基础工程,探索长征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新路,有助于扩大文化供给,推动红色旅游创新融合发展,实现带动老区各族人民兴业致富的目标,增进百姓民生福祉。

  二、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坚持科学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突出顶层设计。统筹考虑资源禀赋、人文历史、区位特点、公众需求,注重跨地区跨部门协调,与法律法规、制度规范有效衔接,强化法治意识,依法依规行政。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务必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发挥主导作用,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落实资金,加大投入。二是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谋划,统筹发展。组建完善各级机构,履行职责职能,形成宣传、文旅部门牵头,发改、财政、规划、党史、建设等相关部门具体落实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在已成立各级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专班的基础上,按照建设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的重点任务、职责分工,充分发挥方案编制、文化研究、项目建设、数字平台、人才提升、宣传信息、专家资询等各小组的职能作用,部署人财物力具体抓好落实,统筹推进区域各项建设工作。三是加快编制规划,积极推进实施。根据国家、省《建设方案》组织编制区域规划方案,列入区域整体规划统筹实施。结合州情,建议在遵循国家和省《方案》的前提下,突出特色重点,围绕“一园三带多点”(黎平核心展示园,“洪州-黎平-隆里-剑河-台江-凯里”、“黎平-锦屏-三穗-镇远-施秉-黄平”、“黎平-肇兴-从江-榕江-雷山-凯里”集中展示带,黑冲战斗遗址、龙云故居、龙大道故居、杨至成将军纪念馆等多个特色展示点)规划实施区域建设。根据省关于加快推进区域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全州列报的重点项目,全面梳理项目建设内容,搞好核心展示园、集中展示带、特色展示点等专项项目论证设计,尽快组织审定规划,积极组织实施,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三、有序开发,合理利用,坚持保护优先

  坚持保护优先、强化传承原则,旨在汲取精神力量,积聚前行动力。严格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突出活化传承和合理利用,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度融合、开放共享。“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是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明确定位,“实施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推进基础工程”是国家《建设方案》提出的建设任务要求。要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注重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实施合理开发利用,避免过度市场化、产业化、形式化甚至是低俗化发展趋向。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专题研究,及时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咨询。组织开展长征沿线项目建设督导调研工作,实地督导重点项目,切实推动区域展示带、点项目建设。应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抓好“三个结合”,即:长征文化与民族文化、自然生态资源的有机结合;长征文化、民族文化开发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长征文化、民族文化旅游与成熟旅游景区、项目、线路的结合。以长征文化为重点,涵盖1840年以来反帝反封建活动、辛亥革命、抗战文化、解放战争、剿匪除患、三线建设、改革发展等广泛红色文化内容,有机整合融合发展,辐射全州各地。围绕红军长征转战主线,辐射当代改革开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典型示范项目,如:西江苗寨、肇兴侗寨、万达小镇、下司古镇等。以“重走长征路”为特色,串珠成线、联线成片,发展深度体验游和红色研学旅行,推动形成红绿蓝“三色”共促互动的文旅融合整体优势,推动实现区域特色发展。

  四、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坚持文化引领

  长征文化资源蕴含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追求。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党中央推动新时代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战略决策,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抓手。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深入挖掘文物和文化资源精神内涵,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焕发新时代风采。要充分利用丰厚的长征文化和文物资源,特别是作为长征精神重要形成地和黎平会议精神发源地等独有资源支撑,紧紧围绕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长征精神,始终坚持文化引领,把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摆在第一位,全力打造中华文化红色标志和长征文化品牌,让长征文化遗产代代相传、长远地发挥历史启示和现实教育作用。按照国家文化公园4类主体功能区、5类重大基础工程定位,大力建设管控保护区、传统利用区,推进保护传承工程、研究发掘工程,开展文物和文化资源调查摸底,对文物本体及环境进行严格的保护和管控,深入研究阐发长征精神,合理保存传统文化生态。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是黔东南独树一帜的特色“宝贝”。加快推进区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转化,实现有机融合发展,有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业。要坚持文旅融合的基本方向,大力推动建设机制创新,扩大建设资金渠道,立足实际,力求创新,综合考虑,稳步推进,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地域广泛性和文化多样性、资源差异性,最大限度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共建共赢。加大革命文物保护修缮工作力度,实现数字化连片开发保护展示利用。加快推进黎平会议会址、镇远和平村、黄平旧州等革命文物保护资金项目,重点建设完善黎平会议纪念馆、榕江红七军历史陈列馆、三穗杨至成将军纪念馆、凯里党史陈列馆等红色文化设施,为进一步完善长征文化展示传承硬件设施打好基础。

  五、彰显特色,围绕重点,坚持打造精品

  州境“凯里--镇远--黎平”线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黎平会议旧址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景点”。应围绕这条精品线路重要站点,以中央红军长征路线为主线,推进重点基础工程建设。自觉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在科学策划、全面评估、把握区域资源特色、整体开发思路的基础上,认真确定特点鲜明、定位明晰、简明通俗的区域主题,打造“伟大转折从这里开始”“红军长征重要物资补给地”“毛主席送毛衣”“红军大管家杨至成”“苗族红军师长龙云”“侗族红军师长罗统一”“苗家传奇马红军”“侗族诗人杨和钧”“参加红军长征的唯一传教士勃沙特”等特色名片,打造融长征文化、民族文化、自然生态为一体,点线面互相衔接、协调的特色精品线路。既要弘扬长征精神主旋律、传播红色文化正能量,又要力求多元化、大众化,充分体现民族、时代、地域特色。按照要求,组织对上报项目数据审定完善,认真梳理核对项目信息、统计汇总。切实保障项目建设用地,推进已明确的全州2021至2025年各年度完成建设的项目和投入资金计划落实。推进已报送53个革命文物修缮方案、25个长征文物保护单位戡察设计方案实施。实施区域规划建设注重紧扣长征主题,弘扬“三敢”精神,推进保护传承。建议融合资源,建设融教育培训、研学体验、社会实践为一体的长征文化教育研发基地,利用州级党校、黎平会议纪念馆及各地教育基地基础资源,提升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长征学院分院”,整合力量整理挖掘长征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所荷载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头故事,深入研究阐发推动长征精神、黎平会议“三敢”精神的传承发展。

  总之,新国发2号文件对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贵州系列重大项目作出了部署,国家及省州《建设方案》提出了明确部署和原则要求,应充分认识新时代国家重大系统工程建设的紧迫性和重大意义,坚持遵循保护优先、强化传承、文化引领、彰显特色、改革创新、统筹规划等五大原则,抢抓重大机遇,用好“施工图”,落实“任务书”,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建设各项工作,才能有效推进政治、文化、民生“三大工程”建设,围绕“四新”抓“四化”,实现传承长征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开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最终目标。

  (莫新华 作者系黔东南州委党史研究室二级调研员、州管专家、州社科院特聘研究员)


上一篇:利用黎平红色资源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